啤酒廣告策劃案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首席研究員陳晨指出,每當到了夏季,啤酒行業就在各大中型城市發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廣告攻勢,營銷活動也是各式各樣,令人眼花繚亂,而企業在廣大的農村地區的廣告宣傳或營銷卻趨于平靜。零售店里擺放的還是那幾個品牌,沒啥變化,更沒有任何促銷活動。
周思然指出,對各大啤酒企業而言,農村地域寬廣,很多地處偏僻,這不僅增加成本費用,而且戰線也太寬、太泛。在城市,啤酒營銷可通過商超、餐飲、娛樂、社區等場所,而在農村,只有零星的一些小賣店,沒有什么組織、管理費之說。因此,企業對農村市場采用直銷一般是行不通的。
周思然認為,考慮到農村面積的廣域性,本土啤酒企業應當與農村的個體零售戶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依靠他們的終端推薦,建立消費者的購買忠誠度,同時,采取切實可行的促銷、優惠活動等,大力開發農村市場。
相對于廣大城市消費者而言,農村人口的消費意識較弱,消費水平也不高。但龐大的消費人群構筑了農村啤酒巨大的潛在市場,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啤酒企業投身到農村啤酒市場的開拓中來。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啤酒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我國有13億人口,其中9億多人口在農村,雖然說每年至少有將近1億農民要進入各個城市務工,余下的8億人中還有近1/2的婦女、老人和孩子,而其他的近4億人口,不折不扣的是啤酒產品的目標消費群。4億人的消費能力一旦被調動起來,中國啤酒市場的容量可能至少要增加1/5。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周思然指出,我國農村啤酒市場主要表現為:銷售旺季和淡季區別明顯,這與氣溫有著很大的聯系。天氣炎熱的夏季是啤酒銷售旺季,在這個時候,農民在干完一天的農活之后,最大的享受就是冰凍啤酒的滋潤;而在天氣趨涼的季節里,啤酒銷售明顯下降。雖然目前農村生活水平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農村啤酒轉摘于華夏酒報·中國酒業新聞網大多也是中低檔次的,但一到冬季,大多數農村消費者還是會選擇白酒、黃酒等來替代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