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紫砂煲品牌
據記者了解目前在商用電磁爐領域,環球爐業占據全國市場份額的40%左右,位居第一;深圳金肯以30%左右的市場份額名列第二;北京金麗在北方市場的市場份額比較多,而且這些企業的商用市場的經營模式,渠道模式,服務模式都相當清晰:環球爐業則有所有行業老大的同一特點——產品的廣度和深度,據業內人士介紹,在商用電磁爐產品線上,環球爐業較其他品牌多出20%~30%的產品;深圳金肯的的絕招是產品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方面,以期穩定的性能受客戶青睞;后來居上對于美的來說,并非陳小平說的那么輕松,從一方面來說,在當今強調提供專業服務的時代,美的大而全的風格顯然會讓商業用戶采購時心存疑慮,據業內人士透露,美的商用電磁爐并未實現真正的產銷一體化,美的商用產品還不能實現生產整機,很多生產原配件需要從外部購買,這樣便不能保證美的產品的品牌質量,增加了生產成本,勢必給商用采購者構成一定的疑慮。
另一方面,市場競爭與公司定位,如果美的商務產品將趨向于穩重、更安全等方面,而不是強調賣場分銷渠道,可能會弱化其優勢,更進一步說,行業市場的競爭愈演愈烈,無論是在產品總類和生產成本上占據優勢的環球爐業,還是在產品性能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等領域稱雄的深圳金肯幾乎都獲得了豐厚的回報,美的此時想分一杯羹是不是來得太晚了。
美的商用電磁爐公司總經理陳小平接受記者采訪時曾明確表示:“電磁爐公司將全力進軍商用領域的信心和決心,力爭在未來五年內,實現8至10億元銷售目標,打造電磁爐商用領域領導性品牌。
這樣的目標對于美的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事實上,同時管理多條不同的產品線和不同類型的客戶而能夠成功的企業,即使放在全球范圍內也并不多見,因為這需要企業具備異常強大而又靈活的管理能力。即使是GE這樣優秀的公司,也決定賣掉面向消費者的家電業務從而專注商用市場。美的能夠突破這條鐵律嗎?加之美的愈演愈烈的品牌誠信危機,我們不禁要問一句:“美的國產品牌裸奔后,美的商用電磁爐還能走多遠?”
美的認錯市民肯定
從前天開始,佛山各大商場超市陸續迎來美的紫砂鍋的退貨熱潮。不少退貨者表示,美的能及時認錯,并承諾退貨,表明企業敢于擔當,對美的的這種做法表示認可。
部分賣場僅下架了被央視曝光的美的、九陽等品牌紫砂煲,但其他牌子的紫砂煲則仍擺放在貨架上,未停止銷售。不過,受到美的“紫砂門”的影響,這些牌子的紫砂煲銷量也陷入冰點。東方廣場一家電賣場售貨員表示,自從美的紫砂煲事件曝光后,就沒有賣出去過一件紫砂煲。“大家都知道這玩意是假的。”
前段時間,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曝光了美的生活電器事業部生產的紫砂煲生產黑幕,稱紫砂煲產品中的“天然紫砂”基本都是以普通陶土為原料,用化工制劑進行增色制造而成,而非真正紫砂。一時間,各大家電賣場紛紛下架相關產品。撥開美的國產大品牌的外衣,人們看到的是美的長期存在的品牌誠信缺失危機,對于常發生的美的爆炸門,價格門,傳單門,美的強大的危機公關能力對于這些有了很強的免疫能力,但是試想一下,美的品牌“裸奔”后2009年剛剛進軍商用市場的電磁爐公司還能走多遠?
根據著名的“微笑曲線”理論,從長遠來看,做品牌肯定比代工的利潤要高很多。當然,前提條件是必須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美的當然很懂得這個道理,將品牌影響做到了極致。
2009年美的品牌價值達453.33億元,12月1日,2009中國最有價值品牌排行榜在紐約發布,美的以453.33億元的品牌價值躋身中國最有價值品牌第六位,品牌價值比去年增長9%,同比增幅在排名前十位的品牌中位居第一。而美的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經濟利益,早已忘卻了自身國產大品牌的使命和責任。
美的核心競爭力:品牌營銷>產品質量?
據三秦都市報、江蘇商報、信息時報、民主與法制時報等10幾家平面媒體,新浪、網易、千龍網、新華網等10家門戶及眾多地方網站信息顯示,自從2005到2010年美的爆炸事件就從未斷過。大到冰箱、空調、熱水器、燃氣灶,小到微波爐、電飯煲、飲水機、電磁爐,幾乎涵蓋了美的系列所有產品。爆炸給消費者帶來的傷害也輕重不一。美的方面從未對產品質量問題給予正面回應,反而通過大量的公關費用不斷屏蔽相關信息、掩飾各種問題。據媒體報道,2008年廣州一名消費者在使用美的電磁爐時被炸飛一米多遠、身受重傷,深圳一居民家中美的電冰箱也在使用過程中突然爆炸起火,當受害者的家屬說:“你們搞清楚我們是受害者。”美的的回答:“你們是受害者,但我們不知道誰是加害者。”事后美的雖然給與了傷者一定賠償,但從始至終拒絕承認是自己的產品質量問題。直到現在的紫砂煲,美的也一直在聲稱:“生產原料無毒無害,不影響消費者健康。”
行業標準障眼法:美的推出新產品慣用手法
2007年,美的微波爐借獲得中國標準化協會《家用微波爐蒸功能要求及試驗方法》協會標準之機,打出了“制定行業蒸標準”、“專利蒸霸,行業標準”的廣告,并做成宣傳單頁在全國各大賣場廣泛散發。由于美的微波爐擅自將‘協會標準’偷換概念,變臉為‘行業標準’,涉嫌虛假宣傳,屬于不正當競爭,因此受到了河北、湖南、湖北、江蘇、山東五省工商局的聯合查處。
羅列若干產品標準,掩人耳目,是美的推出新產品的慣用招數。對于去年剛剛進入市場的美的商用電磁爐產品也不例外,在商用電磁爐產品產品宣傳冊和網絡宣傳上,赫然羅列著電磁爐澳洲SSA認證,電磁爐德國GS認證,電磁爐3C認證,電磁爐澳洲SSA認證,電磁爐國標證書,電磁爐節能證書,電磁爐均勻加熱專利證書,電磁爐美國UL認證等諸多標準認證,更加讓人匪夷所思的便是“免檢”的資質認證,讓我們不得不為美的的品牌文化感到悲哀,對于嗷嗷待哺的孩子,已經在胎教階段學會了“欺騙”。
而且,美的商用電磁爐公司總經理陳小平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說:“我們會充分利用美的電磁爐十幾年積累的經驗和強大的后方管理體系,發展商用電磁爐公司。而據業內人士透露:“美的企業規模大,品牌營銷投入也十分巨大,美的企業的組織結構實際是一個個諸侯結構,由大大小小不同的事業部、項目部的經理人組成的諸侯版圖企業。美的企業以市場銷量作為績效考核第一,經理人談的最多是“誰誰被干掉”(即淘汰),在這種高度自危的職場氛圍中,美的絕大多數經理人只注重任職內的營銷銷量,根本無暇顧及對“美的”品牌進行長遠規劃。他們通常采取的市場戰術恰如一種商業機會主義行動的“拼搭”:產品賣點包裝+概念瘋狂炒作+終端活動+超低價格攻擊。這種品牌的“拼搭”攻擊戰爭,遇到力量對比懸殊的企業,美的便戰無不勝;但是遇到品牌強大的對手,則兩敗俱傷,或美的自傷。
從產品與品牌管理看,美的家電市場份額已經做到了全國市場第二,前面能看到的競爭對手為數不多;但是美的在家電消費市場上的天花板已經清晰可見,美的家電市場在某些單獨產品領域的品牌知名度已經名存實亡,面對激烈的消費市場競爭,以及利潤情況并不太理想的家電市場,它一方面為了填補日漸失去的市場份額,另一方面為了支撐美的集團的龐大的后方支出,美的需要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搶占市場。
商用門檻考驗美的商用渠道模式拓展
一個行業的發展,需要相關的配套資源的同步發展。例如,微晶玻璃是電磁爐使用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國內產品的抗沖擊力較低,用在民用產品上尚可,但是用在商用產品上,問題非常大。商用灶具上使用的鍋體積大、重量大,甚至達到兩三百公斤,這就對微晶玻璃的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也對商用電磁爐的產品材料、工藝的可靠性設定了嚴格的門檻。
商用的電磁爐雖然是一個前景無限的市場,但是發展的過程不但需要企業大量的技術和推廣的投入,更要配套行業的齊頭并進,才能夠將商用市場成為真正地朝陽產業,而美的面臨的一個最大的問題是,雖然有著非常強大的品牌知名度,但是這種品牌知名度更多地植根于個人消費者,而挑剔并專業的商用客戶對其的品牌認知度還相當有限。根據權威機構的市場調查,深圳環球爐業以32%的品牌關注度排名第一,緊隨其后的是深圳金肯、德國控米等專業廠商,而美的才剛剛起步,還趕不上東莞地區小規模的專業生產電磁爐的廠家。
而且,美的電磁爐在商用市場的市場占有率還相當有限。在民用產品進軍商用領域的拓展渠道上,美的商用電磁爐公司總經理陳小平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會拓展最有效,對未來美的商用產品有進一步延續性的商用渠道。”他并沒有直接告知記者具體有何策略及目前進行渠道拓展到何種程度,可以看出美的商用電磁爐在創立之初對于試水市場的信心有些略顯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