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的好處
首先就是傳播成本的降低,不像做報紙廣告,根據發行量和廣告版面大小,一期要幾千到幾十萬元不等,也不像投放電視廣告需要掏大把的“銀子”,大廣告的費用可以低至幾百元,比如某個縣級經銷商在當地免費發放幾百個小扇子。也可能費用會比較高,比如開展大型的公益傳播活動。費用的高低,取決于傳播的規模和形式等,但在達到近似效果的前提下,大廣告一般要比傳統的電視、平面廣告投入少。當然,如果是大型的傳播活動,需要前期的精心策劃,可能會耗費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操作起來也可能更復雜,沒有直接投放廣告省事。
第二點好處是功利色彩較淡,傳播的有效性更好。相對于有點強迫意味的硬廣,大廣告通常不帶有直接贏利的目的,更委婉含蓄。如果硬廣向消費者表達的意思是:“買我們的產品吧,我們是大牌子,質量好,價格實在,買就得實惠,不買就后悔”,那么大廣告思路下的傳播則顯得更溫和、輕松些:“我們是一個重視產品和服務質量的品牌,關注您的需求并盡量滿足,渴望與您溝通,如果你覺得不錯,請使用我們的產品吧。”淡化功利色彩,收斂一下那顆蠢蠢欲動的贏利之心,采用曲線救國式的營銷方式可以讓消費者從心里上認同你的品牌,取到更好的傳播效果。
還有就是,大廣告可以制造大范圍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全憑一個公司、一個團隊的策劃、組織和執行能力。還記得動畫片《海爾兄弟》嗎?這部動畫片當時在全國熱播,深受孩子們的喜愛,使得海爾品牌知名度直線上升,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家長們的購買決策。
這么說來,是不是就不要傳統的硬廣了?不是的,硬廣還是要投放,只是要適時、適量,不提倡廣告形式的單一化。不過,由于工作和生活壓力增大、環境惡化等因素的影響,廣告越來越多地呈現出娛樂化特點。勞累了一天的農村居民或者上了一天班的城市白領回到家,最想做的就是好好放松一下,如果打開電視、翻開報紙,一看就是推銷這、推銷那的廣告,他們多半會覺得反感,這么累了,為什么不能輕松一點呢?所以,我們要適應形勢,分析消費者的心理,盡量使硬邦邦的廣告軟化、無形化,讓人感到輕松,不主動加以排斥。也許不經意間會意一笑,觀眾、讀者就把廣告內容傳達的相關信息給記住了。
如何來做大廣告思路下的傳播,并沒有固定的形式,只有一個原則: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淡化功利色彩,力求易操作且有實效。在太陽能行業,受目前消費群體的特點制約,線上傳播除電視、廣播廣告外,網絡廣告尤其是互動類的涉及較少,在這種情況下,大廣告更適合采用線下的實體傳播形式,比如借勢熱點事件、社會潮流開展活動,夏季天氣炎熱就在集市進出口設立愛心飲水站,打出相關條幅;高考期間,免費接送考生去考試;在全國范圍內開啟全國低碳模范家庭海選……或者主動策劃事件,吸引關注,不過要操作得當,避免招致惡俗炒作的罵名,結果把一個牌子的名聲給敗壞了。做公益也是大廣告思路下一種很好的營銷手段,功利色彩最淡薄,受歡迎的指數也很高。還可以找一個合適的由頭,給人們免費發放一些經常使用或接觸的小物件、生活用品,比如廚房圍裙、環保購物袋、日歷表、壁畫,在上面加上公司logo之類的宣傳元素。物件雖小,作用卻不一定小。
大廣告思路下的傳播,公司層面和某個區域的經銷商都可以做。這是一種“騎驢找馬”式、小投入大產出的傳播手段,并非不務正業、浪費資金之舉。不用擔心收不到效果,只要進行嚴謹調研、系統策劃、周密部署、嚴格執行,找準切入點,堅持做下來,效果就會逐漸顯現,或者做一次效果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