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企業文化培訓
企業文化是指企業的經營理念、價值體系、歷史傳統和工作作風。如果說得具體一點,就是企業成員的整體精神,共同的價值標準,統一的行為準則,沉穩的職業習慣,一定的道德規范和文化素質。作為企業的上層建筑和意識形態,企業文化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靈魂,是一種無形的管理機制。它有利于形成一種凝聚力,把企業內部對員團結起來,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而不懈奮斗。
對于體驗營銷團體高層管理人員,團體要花費一半時間來對他們進行訓練,主要內容是領會團隊的管理哲學,團隊建立這種文化的重要性,創造了整個團體形象的理念。要讓每一個體驗營銷管理者都在一起共同工作,人與人,人與產品,和諧一致才能贏得企業的地位,使整個企業蒸蒸日上,即使遇到困難和挫折,也能很能很好地克服。
訓練體驗營銷職員要花更多時間去工作,讓他們感到這里有真正的依賴和重視,這里有一種融洽的氣氛和團結向上的空氣,在這種氣氛中工作,在工作進程中共同奮力前進,直至達到團體共同的目標,從中體驗到一份快樂和充實,還有成就敢、榮譽感。
每個企業都有一種文化,盡管在平時好似無形,看不見具體物質,但一旦企業遇到挫折,它就會馬上顯示其強大威力,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企業是由人構成的,我們應十分重視企業整體形象的塑造,注重企業文化的建設,通過建立一些信條或準則來加以規范和督促。它們也是團體精神最集中的體現。
標準企業信條如下:只有企業的每個人都同心協力,互相配合,才能取得進步和發展,因此,當我們投身到繼續不斷地改善團體工作中去的時候,隊員必須把這一最終目標牢牢記在心中。
客觀現實:實力和利潤不能成為生活中唯一目標,首先必須為集體和國家的進步作出貢獻,然后利潤和發展才能成為所期待的獎賞。
公平合理:如果不執行公平合理原則,那么任何人都不會得到他本人及別人的尊重。僅憑知識是永遠也代替不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的,只有二者的統一才能給人人以滿足幸福。
團結精神:個人的力量永遠也比不上集體的力量,相互依賴不可缺,只有這樣真正和諧才能存在和發展。
事業成就:自力更生始終能夠培育出自尊自愛的性格。沾沾自喜從來就比不上創造性勞動,也無法代替創造勞動,應該知道進步來自對成功的渴望和獻身。
謙虛謹慎:每個人都應該永遠記住自己卑下的起點,自高自大永遠也比不上謙虛謹慎,真誠的鼓勵是失敗與成功之間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