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學校聳立于時代尖端的基本要求,是學校綜合辦學水平的重要體現,也是學校個性魅力與辦學特色的體現,更是學校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的內在需要。學校文化建設,不僅僅是建筑建設方面的要求,更是景觀與文化的結合。系統化的設計理念,是學校文化系統必不可少的部分。
一、建設思想:“和”、“搏”、“樂”
校園文化建設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大力加強和建設校園文化是學校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人文精神培養為核心,以服務全校師生為宗旨,以素質拓展為目的,立足實際,突出特色。通過校園基礎設施建設,發揚校園獨具特色的教育理念。規范校園文化建設的模式,努力構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園文化體系,使我校校園文化朝著政治化、正規化、多樣化、群體化、藝術化方向發展。我們的設計策劃方案秉承學院歷史與時代價值。
建設生態校園、人文校園、和諧校園,從而完善“環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體系。進一步樹立 “湖南鐵道職院人”的品牌形象及教學團隊。
貫徹“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辦學理念,把“和”、“搏”、“樂”作為學院文化建設的核心價值觀。形成先進的價值文化、開放的溝通文化、和諧的管理文化、高尚的廉潔文化;深化師生對學院辦學理念、校訓、校風的認同,讓共同的價值觀、目標、信念、成為學院管理的“無形推手” 。
認知度 + 認可度 + 美譽度 = 核心競爭力
“和”即團結協作、群策群力、和諧共處,是事業成功的基礎;
“搏”即敢為人先、敢打敢拼、敢于創新,是事業成功的關鍵;
“樂”即樂觀積極、樂學篤行、敬業樂業,是事業成功的根本。
二、思想規劃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校園文化建設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大力加強和建設校園文化是學校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推進高品位校園文化建設是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必然要求。高品位的校園文化,能為社會提供新的文化規范,有利于培養造就大批有較高文化素質和人文精神的人才,因此全校教職工要提高對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認識,把思想自覺統一到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行動上來。
2、加強領導,明確職責,確保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
成立由學校黨委為主要成員、師生代表參加的校園文化建設組織機構,全面組織領導校園文化建設工作。根據目標任務,明確各處室的職責,確保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
學院從文化的角度審視、完善內部管理,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使學院管理更具有人性、人情和文化色彩。學院以關心人、培育人、滿足人的物質和精神需要為根本的出發點,自覺地轉變管理觀念和行為,確定“校本、人本、個性、開放”的管理理念。
三、項目建設
目的:加強學院凝聚力、明確學院主體思想、塑造學院形象、提高學院知名度、美譽度。整合學院辦學理念、運行機制、管理制度、核心價值觀、學院精神、辦學成果等,把學院深層無形的資源和外在有形的資源進行系統科學的規劃和設計,按最顯著的方式和最佳的組合予以表達和調整,以達到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CIS:基于原有的CIS項目進行深入、拓展、提高
1、學院理念識別
A、校風:“團結、勤奮、嚴謹、求實” ;校訓:“明德 弘毅 博學 篤行”
B、發展方向
C、學院特色
D、學院歷史文化的傳承
E、指導思想
2、學院行為識別系統
A、技術形象
B、學院形象
(1)外在形象
(2)內在形象
C、綜合形象
(1)干部教師的素質、技能
(2)社會知名度、認可度及美譽度
(3)學生形象、對學院的歸屬感、榮譽感
3、學院視覺識別
A、學院的標志延續
B、學院VI項目的需求、輔助項目
C、學院景觀、內容的系統性
四、項目具體策劃方案
前提:明確項目理念、策劃方案符合學院文化建設的核心價值觀“和”、“搏”、“樂”。
要求:形成結構合理、發展均衡、服務優質的學院文化體系;基本形成學院主流先進文化和外來有益文化共同發展的文化格局;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高校先進文化,努力構建有鮮明職業特色的學院文化,為廣大師生構建美好的精神家園和學院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強的思想保障。
1、大型景觀規劃(按整體CIS系統化)
目的:給予最直觀的視覺、文化、感受。突出學院特色、展現學院底蘊、提升學院高度等
A、學院大門(一扇學院歷史文化開啟之大門。)
B、主體雕塑(體現中國鐵道文化,體現鐵道行業特點)
C、活動廣場(具有鮮明學院特色,包括廣場建設與廣場命名)
D、文化墻(記錄建校60多年發展歷程,展示校風、校訓)
2、小型景觀規劃(按整體CIS系統化)
目的:美化學院環境、加強視覺體驗、營造學院氛圍等
A、小型雕塑(細致體現學院文化特色)
B、名人名言錄(見證學院發展歷程及希望,社會各界的題詞贊美)
3、文化建設規劃(按整體CIS系統化)
目的:營造學院學習氛圍、加強文化交流、展示學院風采、體現辦學特色等
A、宣傳櫥窗、布告欄(學院文化交流,獲得榮譽,學院風采展示)
B、校史陳列館(學院歷史的詮釋)
C、展示牌、掛畫(教學樓、辦公樓、宿舍樓、樓道、室內文化建設)
(學院文化、鐵道文化、名人名言)
D、文明標識牌(VI系統化執行,文明標語,學院理念,道德教育)
4、導視系統規劃(按整體CIS系統化)
目的:清晰學院布局規劃、營造學院風格、體現學院特色、塑造學院文化形象等
A、學院整體平面地圖(體現學院整體布局,展示學院整體風采)
B、道路交通導視
(1)道路命名(結合鐵道文化,借鑒學院特色)
(2)道路指示(VI系統化執行,指示明確)
(3)道路規范(嚴格按國標執行道路規范)
C、學院分區導視
(1)教學區、辦公區、宿舍區命名(結合鐵道文化,借鑒學院特色)
(2)教學區、辦公區、宿舍區標識牌(VI系統化執行,視覺清晰)
(3)教學區、辦公區、宿舍區指示牌(VI系統化執行,指示明確)
D、廣場活動區導視
(1)命名(結合鐵道文化,借鑒學院特色)
(3)指示(VI系統化執行,指示明確)
5、信息建設規劃(按整體CIS系統化)
目的:方便教育教學、統一信息門戶、建立交流平臺、系部門戶建設、企業現場教學平臺,提高學院知名度、展示學院特色風采,提高學院品牌價值等
以信息化建設為宗旨,以新校區建設為契機,大力實施信息化建設工程,全面提高學院信息化水平,增強知識信息資源服務于教育教學、職業培訓、行業、企業以及社會的能力;實現優質職業教育資源共享、校企互動、多向交流,促進學習者終生教育和學習環境的建立;充分發揮學院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信息化建設的引領作用。
網站建設、網絡覆蓋、一卡通服務
A、信息化建設專用術語
B、項目管理基本規劃
C、公共支撐服務標準
D、信息系統構建規范
E、信息資源組織標準
F、信息安全標準規劃
愿景
把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建設成特色鮮明,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職院校,使之成為中國乃至世界職業教育的旗幟、鐵路牽引的動力、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技能人才的基地。
在理念識別、人文識別、行為識別、視覺識別上,不斷賦予學院文化新的內涵,形成完整的學院文化體系。通過整體性傳播系統,運用視覺溝通技術,將學院形象有目的、有計劃地傳播給廣大公眾,從而贏得理解、認同與支持,提升學院形象,促進學院發展。
以學生為中心,科技教育與人文教育相貫通,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廣大師生文化生活,全力打造藝術節、文化節、模擬創業大賽等科技文化活動,啟迪學生智慧,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精心設計樓道文化,根據職業教育對學生職業道德和職業能力的要求,在實訓樓、教學樓、宿舍樓等場所的樓道內設置實踐教學作業流程體系圖、職業規范標識等,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完善的CIS體系,有助于實現學院先進文化凝聚人心,構建和諧校園,促進各項事業發展。能夠進一步明確文化建設的主線,使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質文化等各個層次上的文化相輔相成,亦是構建一套完整的、層次清晰、結構嚴謹的文化體系必不可少的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