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品皺褶按狀態分布,可分為大折、小折、直折和枝紋折等類型,主要是由機械和紙張本身原因造成的,尤其是印刷較薄的紙張時,更易出現皺褶。
為防止印刷品皺褶,調節壓印滾筒叼牙的平整一致非常必要。經校準的滾筒叼牙牙墊輕易不準變動,否則,不但容易出現印刷品皺褶,還會出現叼不住紙張、紙張破口等故障,有時還可由此引發其他故障。
1.紙張含水量分布不均
如果四邊含水量大于中部,則紙張拖梢部位出觀皺褶,即產生荷葉邊現象;如果四邊含水量小于中部,則紙張中間部位出現皺褶,產生緊邊現象。
2.輸紙臺壓紙輪壓力不勻
由于各輪壓力調節不等,紙張在輸送過程中受到軸向力的影響中間鼓起,在前規定位時依然保持著這種狀態,經壓印后,鼓起無法消除,引起紙張拖梢部位出現皺褶。
3.壓印滾筒叼牙叼力不等
滾筒叼牙的叼力應結實、有力度、均勻等。若叼牙兩邊的叼力不足,紙張拖梢部位出現皺褶;若某一邊的叼力不足,則對應的拖梢部位出現皺褶;若中間的叼力不足,則中間的拖梢部位出現皺褶。如果中間叼力嚴重不足,印刷滾筒之間速差又大,拖梢部分可能被擠裂破損。
4.紙張交接不當
紙張在壓印前的交接過程中,如果叼口紙邊的長度變小,則拖梢部分易出現皺褶甚至紙邊碎裂。
5.牙墊高低不平、相差大
紙張被叼住時,如果紙邊不平(呈波浪形),會在離叼口部分較近處產生短小的皺褶變形。
6.敲紙痕跡過深、過密
由于敲紙用力不當,使敲紙痕跡深而密,于是在敲紙的折痕上產生敲紙皺褶。
7.紙角邊處子叼牙半牙位置
紙張定位后,若紙角被滾筒叼牙叼了一半或更少,則紙角往往不平服而在紙邊產生叼紙皺褶。
8.壓印滾筒上有過厚的堆積物壓印滾筒表面粘的墨跡過厚,使紙張壓印不平服,產 生叼口短距離皺褶變形。
9.紙張纖維排列方向不當
壓印時,若紙張纖維排列方向是直絲縷,則紙張容易產生絲頭皺褶。
10.紙張含水量過大
如果紙張自身纖維膨脹,則在壓印過程中膨脹的纖維要由粗變窄,則易產生叼口伸向拖梢的枝狀紋皺褶。
判斷故障是由紙張本身引起還是由機械原因引起也很關鍵,一般可從如下幾個方面來判斷。
(1)由機械調節不當引起的紙張皺褶,一般位置不變,或在中間,或靠邊,或朝外。
(2)皺褶出現的頻率,有時張張都有,有時幾張有,有時大一些有時小一些。如果張張重復出現且皺褶的大小位置基本不變,則大多是機械皺褶。
(3)將皺褶的紙張掉頭或翻身,如果不管怎樣變換,紙張依然有皺褶且在同一部位,則一般是機械皺褶。
(4)用其他的同類紙張做試驗,如果依然在相同部位出現皺褶,則基本上為機械原因。